最近,一種叫“爐端燒”的日式燒烤,在抖音和小紅書上火了。相關(guān)話題播放量輕松破億,成為社交平臺上的新寵。

爐端燒:圍爐觀火的燒烤新體驗
簡單說,爐端燒就是圍著個大炭爐燒烤。廚師站在中央,現(xiàn)場將新鮮食材串串,直接在炭火上炙烤。顧客則圍繞爐子就坐,邊看邊吃,很有“圍觀”的儀式感。
它起源于日本北海道漁民的船上料理,后來演變成餐廳里的特色。核心在于“現(xiàn)烤現(xiàn)吃”的煙火氣和食材本味,主打海鮮和時令蔬菜。雖然傳說過去只有武士能享用,但其實它更貼近平民,是從日本五六十年代的“鄉(xiāng)土酒亭”(有地方特色的居酒屋)發(fā)展而來,適合輕社交和小聚。
這種形式讓人聯(lián)想到同樣講究互動的“板前燒”(鐵板燒的精致分支),但區(qū)別不小。板前燒是廚師在長方形鐵板后操作,更強調(diào)廚師技藝與顧客的近距離交流;爐端燒則聚焦于爐火本身,顧客感受的是炭火炙烤的原始氛圍。不過,兩者都注重表演互動、食材展示、環(huán)境格調(diào),并照顧一人食需求。
燒烤變革:從煙火氣到情緒價值
爐端燒的翻紅,其實折射了整個燒烤行業(yè)的大變革。當(dāng)下,“情緒價值”成了餐飲熱詞,消費者不僅為食物買單,更愿意為體驗和氛圍付費。
于是,燒烤店的場景被徹底重構(gòu):
哈爾濱有燒烤店在室內(nèi)打造“野營風(fēng)”,用鵝卵石、帳篷、綠植營造篝火氛圍,成功吸引年輕人,客流翻倍。
北京某店玩起“日咖夜烤”,白天圍爐煮茶,晚上炭火烤肉,客單價和翻臺率雙雙提升。
淄博燒烤憑“小餅+烤爐+蘸料”三件套爆火,成為現(xiàn)象級IP,帶火當(dāng)?shù)亟?jīng)濟。
西安“火爐旁烤肉”?融入唐風(fēng)元素,壁畫、雕花加“李白”互動,打造“可吃的長安史”,吸引大量游客。
同時,面對消費者錢包變薄,“性價比”?也是硬道理:
南京有店推出9.9元小份肉,掃碼自選即烤,壓低客單價,翻臺率大漲。
一些品牌在二三線城市走“極簡風(fēng)”(水泥地+塑料凳),靠“5元一串”策略也能月入數(shù)十萬。
連鎖品牌如“標頭串燒”、“第一部落”等,通過中央廚房預(yù)制降低成本,人均十幾元,門店迅速擴張至數(shù)百家。
燒烤店早已告別“臟亂差”,變身承載情感與社交的“第三空間”。顧客要的不僅是擼串喝酒,更是一次獨特的體驗和記憶。
表演式燒烤:是解藥還是曇花?
回到爐端燒的核心——它的表演屬性確實抓人眼球。但這種靠“演”的模式,真能長久嗎?
本質(zhì)上,表演式燒烤是在售賣一種“體驗”和“情緒價值”。消費者是否愿意買單,最終還得看心里那桿秤:值不值?
在當(dāng)下環(huán)境中,追求“美好情緒”是大眾消費的重要動力,但這往往是一次性的理由。餐廳真正的生命線,在于顧客的反復(fù)光顧(復(fù)購)。表演可以加分,提升溢價空間,但決定它值多少錢的,永遠是顧客。
表演可以有,但根基必須是過硬的食材、穩(wěn)定的口味和合理的價格。畢竟,情緒價值是錦上添花,而非救命稻草。餐飲的持久戰(zhàn),最終還得靠實打?qū)嵉漠a(chǎn)品力和滿足真實需求。爐端燒的熱度能持續(xù)多久,就看它能否在提供“表演”的同時,真正解決“值不值”這個核心命題。
SFE中國連鎖加盟展會基于分享行業(yè)資訊的目的轉(zhuǎn)載本文章,不代表我公司支持文中所述的觀點,也不為全文負責(zé)真實性,如有侵權(quán),請及時聯(lián)系我們予以刪除。